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3:54:42  浏览:83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 等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1985年12月11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

地质矿产部:
你部制定的《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我们研究提出意见,已经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文件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野外地质勘探队,可根据本方案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贯彻执行,并抄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和地质矿产部备案。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所属的地质勘探队,原本就是执行原地质部野外地质队工资标准的,这次工资改革仍可按上述方案执行;原来没有执行原地质部野外地质队工资标准的,需要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批准后,方可改按上述方案执行。

附: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地质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工人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组成。
(一)职务(岗位)工资。
行政人员按担任的行政管理职务确定职务工资,专业技术人员按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确定职务工资,职务工资随职务或工作的变动而变动。
1.野外地质勘探队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见附表一、二。其职务的职责要求、人员结构比例和聘任办法另行规定。
2.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见附表三。
(二)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职务(岗位)工资的套改办法。为了保持野外地质勘探队同国家机关同级人员的合理工资差距,可按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执行,详见附表五。
三、野外地质勘探队地区工资补贴的计发办法。
(一)野外地质勘探队现行地质五类和五类以上工资区的职工,均执行地质四类工资区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标准。并以此为基数,按现行地质工资类区的比例,另外计发地区工资补贴。野外地质勘探队地质三、四类工资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及五类以上工资区地区工资补贴标准见附表四。
(二)有些地区的野外地质勘探队根据规定按原工资标准的一定百分比发给部分地区生活费补贴的,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其生活费补贴也应按劳人薪〔1985〕20号文件规定的办法折算为地区工资补贴,折算后的地区工资补贴与前项合并计发。折算后的地区工资补贴的比例,应报地质矿产部批准,批准后,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备案。其现行地区生活费补贴是按绝对金额计发的,一般不予变动,个别现行标准偏低需要调整的,由各地质矿产局提出意见,商得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后报地质矿产部审查并经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批准后实行。
四、调整野外地质勘探队工资类区。
从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将现行野外地质勘探队二类工资区提高到三类工资区,并按三类工资区的工资标准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五、实施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补充规定。
(一)各地质矿产局、专业局要根据本方案确定的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名称及人员结构比例(另发),对所属单位进行定编、定员,并按规定核定各种职务的结构比例和人数限额。
(二)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采取从上到下逐级核定的办法,不搞群众评议。
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按照现行的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三)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相当副科长以上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的,职务工资按所担任两种职务中职务工资高的一种执行。
(四)野外地质勘探队工资标准只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队,非野外地质勘探队不得执行野外地质勘探队工资标准。职工调离野外地质勘探队后,改按调入单位的工资制度执行,不再享受原野外地质勘探队工资待遇。
(五)野外地质勘探队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1.新参加工作的干部,均实行一年见习期,见习期间不实行结构工资制。见习期间各类学校毕业生的临时工资待遇,地质四类工资区分别为,初中毕业生44元;高中、中专毕业生5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56元;大学本科毕业生63元;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取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70元。
见习期满后,按确定的职务,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在地质四类工资区,初中毕业生按一般办事员的最低职务工资加基础工资之和56元发给;高中、中专毕业生按办事员职务工资五级加基础工资之和63元发给;大学专科毕业生按科员职务工资六级加基础工资之和71元发给;大学本科毕业生按科员职务工资五级加基础工资之和77元发给;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按科员职务工资四级加基础工资之和84元发给。少数优秀的还可以定较高的职务工资,比较差的可以定较低的职务工资。
入学前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可以不实行见习期,直接按上述定级工资标准定级。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也不实行见习期,可以按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明确职务,执行职务工资。
2.新参加工作的工人,仍实行学徒期、熟练期制度。学徒期熟练期间待遇,由我部另行规定。转正定级工资按附表三“注”中规定的待遇执行。
(六)这次工资制度的改革,中小学教职工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实行,其他人员从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实行。
六、组织领导。
地质矿产部直属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由地质矿产部统一领导实施。工资制度改革增加的工资指标,由地质矿产部下达到各地质矿产局、专业局,各单位要严格掌握,不得突破。
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是对现行工资制度的一次较大的改革,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各单位要统一认识,加强纪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办理,决不能各行其是。凡违背政策规定的,要检查纠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要切实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和政策解释工作,以保证我部工资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野外地质勘探队行政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
附表一 (地质四类工资区) 单位:元/月
------------------------------------------------------------------------------------------------------------------
|基| 职 务 工 资 |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两项合计
职 务 |础| |
|工|------------------------------------------|----------------------------------------------
|资| 一 |二 |三 |四 |五|六| 一 | 二 |三 |四 |五 |六
------------------|--|----------------|----|----|----|--|--|----------------|----|----|----|----|----
队 长 |40|*158|*148| 138| 128| 118| 108|98|89|*198|*188| 178| 168| 158| 148| 138| 129
副队长、总工程师 |40| |*128| 118| 108| 98| 89|80|72| |*168| 158| 148| 138| 129| 120| 112
科长(分队长) |40| | | 98| 89| 80| 72|65|58| | | 138| 129| 120| 112| 105| 98
副科长(副分队长)|40| | | 80| 72| 65| 58|51|44| | | 120| 112| 105| 98| 91| 84
科 员 |40| | | 65| 58| 51| 44|37|30| | | 105| 98| 91| 84| 77| 70
办事员 |40| | | 51| 44| 37| 30|23|16| | | 91| 84| 77| 70| 63| 56
------------------------------------------------------------------------------------------------------------------
注: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工资接近上述工资标准(指
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人员。
野外地质勘探队行政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
附表二 (地质四类工资区) 单位:元/月
------------------------------------------------------------------------------------------------------------------
|基| 职 务 工 资 |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两项合计
职 务 |础| |
|工|------------------------------------------|----------------------------------------------
|资| 一 |二 |三 |四 |五|六| 一 | 二 |三 |四 |五 |六
------------------|--|----------------|----|----|----|--|--|----------------|----|----|----|----|----
高级工程师 |40|*158|*148| 138| 128| 118| 108|98|89|*198|*188| 178| 168| 158| 148| 138| 129
工程师 |40| |*118| 108| 98| 89| 80|72|65| |*158| 148| 138| 129| 120| 112| 105
助理工程师 |40| | | 65| 58| 51| 44|37| | | | 105| 98| 91| 84| 77|
技术员 |40| | | 51| 44| 37| 30|23| | | | 91| 84| 77| 70| 63|
------------------------------------------------------------------------------------------------------------------
注:1.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只适应于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标准(指
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工程技术人员。
2.现执行地质部地质队工程技术人员修订工资标准的工程师其现行工资高于表列工程师最高基础
工资加职务工资标准之和的人员,可以按表列高级工程师以上各级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的
标准就近靠级。
附表三 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基| 岗 位 工 资 标 准 | 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两项合计
岗 位|础| |
|工|--------------------------------------|----------------------------------------------
|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 |二 |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
--------|--|--|--|--|--|--|--|--|--|--|--|----|----|----|--|--|--|--|--|--|--
技术工人|40|81|72|63|54|46|39|32|25|19|13| 121| 112| 103|94|86|79|72|65|59|53
普通工人|40|54|46|39|32|25|19|13| 7| | | 94| 86| 79|72|65|59|53|47| |
----------------------------------------------------------------------------------------------------
注:1.技术工人,学徒期满后考核合格的,转正时执行十级53元的工资标准,定级期执行九级59元的
工资标准。技工学校毕业生,也按此转正定级工资标准执行。
2.普通工人,熟练期满后,第一年执行八级47元的工资标准,第二年定级执行七级53元的工资
标准。
野外地质勘探队地质三、四类工资区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标准
附表四 及五类和五类以上工资区地区工资补贴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 四类工资区基| 地 区 工 资 补 贴 标 准
| 三类工资区 | 础工资、职务|
序|----------------------| (岗位) |--------------------------------------------------------------------------------------------------
|基|干部职务|工人岗位| 工资合计 | 五类工资区 | 六类工资区 | 七类工资区 | 八类工资区 | 九类工资区
号|础| 工资 | 工资 |--------------|--------|--------|--------|--------|--------|--------|--------|--------|--------|--------
|工|(96.78%)|(97.05%)|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
|资| | |(100%)|(100%)|(3.51%) |(4.90%) |(7.95%) |(12.01%)|(11.03%)|(17.63%)|(19.20%)|(26.46%)|(29.08%)|(44.70%)
--|--|--------|--------|------|------|--------|--------|--------|--------|--------|--------|--------|--------|--------|--------
1|39| 153.0 | | 198 | | 7.0 | | 15.5 | | 22.0 | | 38.0 | | 57.5 |
2|39| 143.0 | | 188 | | 6.5 | | 15.0 | | 20.5 | | 36.0 | | 54.5 |
3|39| 133.5 | | 178 | | 6.0 | | 14.0 | | 19.5 | | 34.0 | | 52.0 |
4|39| 124.0 | | 168 | | 6.0 | | 13.5 | | 18.5 | | 32.5 | | 49.0 |
5|39| 114.0 | | 158 | | 5.5 | | 12.5 | | 17.5 | | 30.5 | | 46.0 |
6|39| 104.5 | | 148 | | 5.0 | | 12.0 | | 16.5 | | 28.5 | | 43.0 |
7|39| 95.0 | | 138 | | 5.0 | | 11.0 | | 15.0 | | 26.5 | | 40.0 |
8|39| 86.0 | | 129 | | 4.5 | | 10.5 | | 14.0 | | 25.0 | | 37.5 |
----------------------------------------------------------------------------------------------------------------------------------------------
----------------------------------------------------------------------------------------------------------------------------------------------
| | 四类工资区基| 地 区 工 资 补 贴 标 准
| 三类工资区 | 础工资、职务|
序|----------------------| (岗位) |--------------------------------------------------------------------------------------------------
|基|干部职务|工人岗位| 工资合计 | 五类工资区 | 六类工资区 | 七类工资区 | 八类工资区 | 九类工资区
号|础| 工资 | 工资 |--------------|--------|--------|--------|--------|--------|--------|--------|--------|--------|--------
|工|(96.78%)|(97.05%)|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干 部|工 人
|资| | |(100%)|(100%)|(3.51%) |(4.90%) |(7.95%) |(12.01%)|(11.03%)|(17.63%)|(19.20%)|(26.46%)|(29.08%)|(44.70%)
--|--|--------|--------|------|------|--------|--------|--------|--------|--------|--------|--------|--------|--------|--------
9|39| 77.5 | 78.5 | 120 | 121 | 4.0 | 6.0 | 9.5 | 14.5 | 18.0 | 21.5 | 23.0 | 32.0 | 35.0 | 53.5
10|39| 69.5 | 70.0 | 112 | 112 | 4.0 | 5.5 | 9.0 | 13.5 | 18.5 | 19.5 | 21.5 | 29.5 | 32.5 | 49.5
11|39| 63.0 | 61.0 | 105 | 103 | 3.5 | 5.0 | 8.5 | 12.5 | 11.5 | 18.0 | 20.0 | 27.5 | 30.5 | 45.5
12|39| 56.0 │ 52.5 | 98 | 94 | 3.5 | 4.5 | 8.0 | 11.5 | 11.0 | 16.5 | 19.0 | 25.0 | 28.5 | 41.5
13|39| 49.5 | 44.5 | 91 | 86 | 3.0 | 4.0 | 7.0 | 10.5 | 10.0 | 15.0 | 17.5 | 23.0 | 26.5 | 38.0
14|39| 42.5 | 38.0 | 84 | 79 | 3.0 | 4.0 | 6.5 | 9.5 | 8.5 | 14.0 | 16.0 | 21.0 | 24.5 | 35.0
15|39| 36.0 | 31.0 | 77 | 72 | 2.5 | 3.5 | 6.0 | 8.5 | 8.5 | 12.5 | 15.0 | 19.0 | 22.5 | 31.5
16|39| 29.0 | 24.5 | 70 | 65 | 2.5 | 3.0 | 5.5 | 8.0 | 7.5 | 11.5 | 13.5 | 17.0 | 20.5 | 28.5
17|39| 22.5 | 18.5 | 63 | 59 | 2.0 | 3.0 | 5.0 | 7.0 | 7.0 | 10.5 | 12.0 | 15.5 | 18.5 | 26.0
18|39| 15.5 | 12.5 | 56 | 53 | 2.0 | 2.5 | 4.5 | 6.5 | 6.0 | 9.5 | 11.0 | 14.0 | 16.5 | 23.5
19|39| | 7.0 | | 47 | | 2.5 | | 5.5 | | 8.5 | | 12.5 | | 20.5
----------------------------------------------------------------------------------------------------------------------------------------------
注:1.本表以地质四类工资区为100%,五至九类工资区各栏括号内地区工资补贴比例,为现行工资标准高于四类工资区现行工资标准的比例。
2.地区工资补贴标准是以地质四类工资区的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为基数,按照地区工资补贴比例计算出来的,并将小数点后第一位数较“2舍3入、7舍8入”并成5角和一元的办法,进行了归并简化。
3.地质五类和五类以上工资区的职工,在执行四类工资区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同时,按表列标准另加发地区工资补贴。
野外地质勘探队行政人员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附表五 (地质四类工资区)
----------------------------------------------------------------------------------------------------------------------------
原工资级别 | 12| | 13| | 14| 15| | 16| 17| 18| | 19|20|21|22|23|24|25|26
| | | | | | | | | | | | | | | | | |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190| | 172| | 156| 142| | 128| 116| 105| | 94|85|76|69|62|56|50|45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基| | | | | | | | | | | | | | | | | | |
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 198| 188| 178| 168| 158| 148| 138| 129| 120| 112| 105| 98|91|84|77|70|63|56|56
129 元(含十元)以下高| | | | | | | | | | | | | | | | | | |
套一级标准 | | | | | | | | 138| 129| 120| | 105|98|91|84|77|70|63|
----------------------------------------------------------------------------------------------------------------------------
注:按上述办法套改后,本人现行工资低于本职务工资基础工资之和最低档的,可进入最低档。
野外地质勘探队技术人员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地质四类工资区)
----------------------------------------------------------------------------------------------------------------------------
原工资级别 | 5| | 6| | 7| | 8| | 9| 10| | 11| |12|13|14|15|16|17
| | | | | | | | | | | | | | | | | |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194| | 168| | 147| | 129| | 113| 100| | 88| |79|71|64|57|51|45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基| | | | | | | | | | | | | | | | | | |
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 198| 188| 178| 168| 158| 148| 138| 129| 120| 112| 105| 98|91|84|77|70|63|56|56
129 元(含十元)以下高| | | | | | | | | | | | | | | | | | |
套一级标准 | | | | | | | | | 129| 120| | 105| |91|84|77|70|63|
----------------------------------------------------------------------------------------------------------------------------
注:按上述办法套改后,本人现行工资低于本职务工资基础工资之和最低档的,可进入最低档。
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人套改新工资标准对照表
(地质四类工资区)
------------------------------------------------------------------------------------------
原工资级别 | 8| | 7| | 6| 5| 4| 3| | 2| 1
| | | | | | | | | | |
原工资标准(含十元) | 112| | 97| |84.5|73.6|64.4|56.6| |49.8| 44
应套入的新工资标准(基| | | | | | | | | | |
础工资、岗位工资之和)| 121| 112| 103| 94| 86| 79| 72| 65| 59| 53| 47
112 元(含十元)以下高| | | | | | | | | | |
套一级标准 | | | 112| | 94| 86| 79| 72| | 59| 53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锡兰联合公报

中国 锡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锡兰联合公报


  锡兰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代表锡兰政府和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日在科伦坡举行会议的亚非六国,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访问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刘少奇主席分别接见了锡兰总理。

                  (一)

  锡兰总理为完成科伦坡会议委托的任务,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举行了会谈,以期促成中印两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争端。锡兰总理事先派了特使转达了会议一致通过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副首席部长兼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博士参加了两国总理的会谈。

  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至四日的讨论是在友好和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两国总理认为,这些讨论有助于促进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谈判。

  锡兰总理认为,中国单方面采取停火和后撤的措施,表明了中国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诚意。

  中国总理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感谢锡兰总理倡议召开亚非六国会议,促进和平解决。中国总理还表示,中国政府赞赏六个亚非国家的共同努力,这些努力表现了它们愿意向双方提供帮助的真诚愿望,这些努力是符合于亚非团结的利益和万隆精神的。中国政府对科伦坡会议的建议作出了积极的响应。

  两国总理一致认为,为了亚非团结的利益,迫切需要根据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精神,毫不拖延地寻求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们还一致认为,不仅在这个问题上,而且在亚非地区的所有其他问题上,运用这些原则并且遵守万隆精神,会有助于这些问题的及时和平解决。

  鉴于科伦坡会议决定暂不公布它的建议,因此在锡兰总理同印度总理进行讨论并且把锡兰总理同中印双方讨论的结果转达给科伦坡与会国家之前,将不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这些建议的反应。

                  (二)

  锡兰总理在访问中国期间参观了历史古迹、文化胜地和中国在经济、工业和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总理和锡兰总理在友好亲切的气氛中就两国共同关心的当前国际问题和锡中两国的关系交换了意见。

  他们重申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他们认为,这些原则对于指导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这些原则的不断发展,对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亚洲,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以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扩张阴谋;这些势力力图破坏亚非人民的自由、独立和进步。

  中国和锡兰是由友谊、经济合作和文化宗教交流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两国总理决心加强这些联系,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并且在国际事务中为加强亚非团结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通知


  闽政办〔2008〕63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和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筹安排,抓好落实。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职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体现。职工休假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各单位要对职工年休假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制定本单位人员的年休假计划,提早做好工作人员休假安排,保证职工休假制度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事假、病假、考勤和岗位工作A、B角制度,处理好工休关系,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和休假制度落实。

  二、领导带头,自觉贯彻。各单位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从切实落实制度、关心群众生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高度出发,督促落实本单位职工的休假制度。领导要增强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自觉性,带头执行年休假制度。

  三、严格审批,明确责任。机关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未能安排工作人员年休假,且在下一年度也难以安排补休的,应按规定支付未休假工资报酬。在下一年度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时,应按以下要求严格进行审批:各设区市及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的,需报上级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省直各单位班子成员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的,由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

  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确实无法休年休假的,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单位在编干部、职工总数的5%。工作人员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的支付审批,按工资基金管理权限,在下年度第一季度内一次性审批完成,逾期不予追补。

  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部门、各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切实负起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年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责任,保证休假制度落实到位。各机关事业单位在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级人事行政部门反映。

  二○○八年四月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514 号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 家 宝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令

  第9号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已经人事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人 事 部 部 长 尹 蔚 民

  二○○八年二月十五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条例》第二条中所称“连续工作”的时间和第三条、第四条中所称“累计工作”的时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均按工作年限计算。

  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

  第三条 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工作人员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第五条 依法应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数少于年休假天数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其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 工作人员因承担野外地质勘查、野外测绘、远洋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务,所在单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第七条 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

  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实行工资统发的单位,应当纳入工资统发。

  第八条 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

  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员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一)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

  (二)请事假累计已超过本人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

  第十条 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工作人员本人意愿,统筹安排,保证工作人员享受年休假。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年休假管理,严格考勤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职权,主动对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年休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又不按本办法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工作人员加付赔偿金。

  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责令支付;属于其他事业单位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或工作人员本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公务员申诉控告和人事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年休假,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年休假,参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